筷子是潛藏的危險

很多人認為“裸色”筷子衛生、環保。事實上,如果不塗上一層生漆,筷子反而更易吸收水分,磨損開裂,使食物殘渣殘留在縫隙中,細菌滋生。而塗上生漆,如同給筷子上了一層“保護膜”,能防水。不過,董金獅說,買筷子應選材質本來的顏色,因為彩色筷子在染色過程中,也可能導致有害物殘留,一旦顏料脫落被誤食也不利健康。


筷子變色可能變質。董金獅說,筷子用久了,顏色會發生或深或淺的變化,主因是細菌長期堆積導致的。每天應仔細觀察筷子,一旦發現表面有斑點,特別是黴斑,說明已發黴變質,應趕緊更換。


筷子開裂藏細菌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總醫院肝膽外科副主任醫師段偉宏表示,經常使用、搓洗的過程會給筷子留下深深淺淺的傷痕,使筷子表面變得粗糙,甚至開裂變形,極易藏汙納垢,成為大腸杆菌、幽門螺杆菌等有害菌的溫床。藏在筷子細小凹槽裏的微生物和清潔劑,還可能侵犯人體呼吸道,引發呼吸系統疾玻如果筷子出現彎曲、變形,看上去很潮濕或聞起來有明顯酸味,都是受汙染或過期的標志,不可繼續使用。


清洗隨便細菌長得快。本報曾有調查發現,很多人在家洗筷子時很“豪爽”,近五成人都選擇在水龍頭下沖洗,搓得嘩嘩響,然後往筷子筒裏一插就算洗好了。董金獅表示,這種洗法,筷子很可能沒徹底洗淨,細菌很快就會滋生。清洗筷子時,首先要把筷子表面沖淨,再用洗潔精仔細搓洗筷子,洗完後瀝幹水漬才能放入筷子筒。


放得不對更易發黴。段偉宏說,如果筷子在長期儲存過程中衛生不達標,還會存留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大腸杆菌等,抵抗力弱的人使用後可能導致感染性腹瀉、嘔吐等。“最安全的方法是,筷子偏小的那頭朝上。”董金獅說,這樣有利於水分蒸發。筷子橫著放,不利於排水,更容易發黴。另外,筷子筒要置於陰涼通風處,最好每周清洗消毒一次,筷子筒底部要有濾水功能,最好配個盤子接水。


竹筷是最佳選擇。調查顯示,使用竹筷的比例最高,為53%,木筷、塑料筷、金屬筷分別為35%、2%、8%。董金獅說,從安全、衛生、價格方面綜合考慮,竹筷是最佳選擇。竹筷材質天然,不易變形;木筷防腐壞性差些,也不利於環保;塑料筷受熱後易變形,還易產生有害物質;骨筷易變色,且價格較貴。


不鏽鋼筷子較衛生。董金獅說,金屬筷雖表面也有磨損,但不易藏汙納垢,較衛生。不過,目前不鏽鋼筷子良莠不齊,若質量不過關可能導致重金屬析出,使用時應避免和醋、鹽長期接觸,別用清潔球或強酸強堿進行清洗,致使其中的重金屬溶出。此外,市場上有很多密胺筷子,看上去與塑料類似,如果清洗幹淨,滋生細菌幾率較小,但購買時一定要認准QS標志,謹防用尿醛樹脂生產的不耐熱、易釋放致癌物甲醛的假冒偽劣產品。


タグ :健康

同じカテゴリー(健康)の記事

上の画像に書かれている文字を入力して下さい
 
<ご注意>
書き込まれた内容は公開され、ブログの持ち主だけが削除できます。

写真一覧をみる

削除
筷子是潛藏的危險
    コメント(0)